忍者ブログ

那是一群流浪的自由茨冈

   

[PR]

×
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
上传吧!上传!

好纠结,好想和亲爱的去滚床单,可是地理距离好远,时间也不合适||||||
如无意外我会在7月2日开始旅游(不然就再推两天,3日晚上的德国队雷打不动~!),大概用六七天的时间。如果之后从安阳奔去北京呢?路途不算特别远,可是现在的日租是啥价格呢,以及更主要的……玩了那么多天之后我究竟还有没有体力,最近好像都很容易累的样子,还有傻乎乎的泡在北京究竟可以干啥,为什么要为仓促见一面而花掉下次一起旅游的来回机票钱||||||||纠结|||||

Sigh,已经不是那种可以为了某个意念抬脚就走的轻狂岁月了。记得大三冬季某个中午,在饭堂碰见隔壁寝室MM说要去西安,下午就插队跟她们一块走,逃掉了学术会议被教授吐槽。大四的秋天,被密友的几句话弄的心绪不宁,就跑到她所在的城市,12小时的火车还是无座票。多么惬意,现在考虑得更多的却是天时地利人和什么的。心变重了。

那么如果等下次?一起去山西,或者内蒙、东北?北京去这几个地方的机票常年低价,不过,下次到底是什么时候……有点不着边际的不安感……很多形而上的东西会被意想不到的俗事而割断,并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够真实,一想到这种事就很心慌|||||||||
 
顺便贴一记qunar.com的机票,这些地方我都好想和你一起去> <

PR

看我英明神武的J行程~!(……)

忽然发现从广州到洛阳的火车要22个小时,ORZ,这样一来折腾到地儿了也没劲玩了|||||
于是我发挥了英明神武的J能力~!(……)

从广州到郑州才15小时,而郑州到洛阳在2小时内,班次超多。
于是本天才打算从广州硬座到郑州,反正我是个夜猫子,这样其实只熬了2小时的夜= =
第二天大早从郑州到洛阳,然后开房睡觉~!

好处一:省时间。要是坐22小时火车会坐出神经病来= =
好处二:省钱= =+如果丁丁坐白天的车过来,到达时间是下午,于是早上开房睡觉完全不影响行程,而火车费会少150块,即使坐高铁也可以少50块= =+

嗷丁丁你过来后我请你吃饭~!铁道部出钱~!

第二天的行程依然无着落ing|||||||


 

北海听汐(一)

记忆与憧憬是一对兄弟,当我在四年后重新想起涠洲岛的海水时,其实是在编写一段期而未至的故事。
——题记 

一、北海
 
DSC06238.JPGDSC06246.JPG
 










06年和好友一起去了北海,银滩人满为患的海水浴场,海边的灯光夜市,彼时这座广西边城刚刚因为接拍了《水浒》而声名鹊起,还没有为吵嚷傲慢的都市避难客做好准备。走在殖民时代老街上,满眼是陈香的旧木窄房,当地人在游客充满好奇的目光凝视下,会吱呀一声关上房门。
 
北海很小,我们在那些与一般的中国地级市无二致的街巷里,从市中心走到了银滩。记得是烈日当头,海风带不走亚热带的暑热,沿着渔港飘散的咸腥的味道,在高温高湿之下隐约化生出蛋白质分解的气息。我们有意去了海产批发市场,让海星和海螺占据了视野。
 
在广州成为南海郡之前,想也先有了这样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海市,珠江得名于江海之交的含珠巨蚌,此后才幻生出蜃楼。当年谁料瘴疠满野的南海郡会成为今天的繁华都市?沧海桑田之变,总是如大风一般,起于青萍之末。千年后北海小城是否也会变为巨港?了知历史的人在面对未来时,仍然会胆怯于拙劣的眼光。
 
我们绕到人声鼎沸的银滩,白绿色轻浅的海水抚着细软的沙滩,粉末般的天然海砂见证此地万千年的风平浪静。在游客到来之前的很久,这里是住着疍家人的化外之地,而在讲着疍家话的人们开始向这片水域撒网的很久以前,这里的山石已经被海水拍打出柔和的模样。这是一片没有历史的地带,欧洲人在十七世纪才重新发现了海,而中国人迟至二十世纪,因此所有的海滩都长着同一张脸,比基尼、彩色遮阳伞、潜水眼镜,它们以自己的姿色来疗养人们的都市病,而它们真实的灵魂从未被爱过。
 
泡在淡淡咸味的海水之中,我体会着游人身上这种矛盾的热烈与冷漠。人们扑向海浪时,其实是在扑向幻想之中的乌托邦,人们扑向恋人的怀抱时是否也是如此?在银滩一线的棕榈树下,白色的婚纱和翻滚的云浪接在一起,见证新婚之际宛如童话的爱情。
 
这是个适合做梦的地方,人们来了又走,让它成为无数海景的某一站。这是一座悬浮在幻想之中的海边小镇,银滩滑石粉般细腻的沙子如何在裸足之间嬉戏,夜里沉沉的海在另一侧亮着红眼的渔火。在散着咸腥味的渔港边,木料蘸着汽油燃烧,炭烤的生蚝、青口、带子、扇贝,年轻人喝着本地生啤,背心和人字拖是经年不衰的交广民风。
 
北海的美丽就像俗常女子,穿着一般无二的衣裙,凤眼、娥眉、蜜色皮肤、常穿高跟鞋而畸形的脚趾骨节。每个人都能娶回这样的女子,然而与一千个这样的女人恋爱,也不过是填补时间的空隙。在那里的第二天,我厌弃了它。

行程什么的……

最讨厌了= =
于是大致是这样,洛阳——郑州——万仙山(?)——安阳,其他的,看天气,脚一滑吧=w=

洛阳Day 1:

方案一:在洛阳碰头
1、我从广州飞西安或郑州然后准高速到洛阳(因为直飞洛阳的机票很变态)
2、你从武汉坐火车到洛阳(飞机貌似没有打折= =)
so,咱们碰头时就是下午了,第一天的行程是挪窝睡觉= =

方案二:从武汉一起去
我坐下午或晚上的飞机到武汉,咱们可以坐当晚的K896次21:21 - 06:27,或次日早上的若干班次一起到洛阳,取决于愿意把钱花在卧铺呢还是旅馆里。如果坐卧铺的夜车,就可以避免挪窝睡觉的杯具,第一天可以先玩洛阳市区= =
但是这些车只有一趟是武昌始发,而它的到站时间是凌晨2点。过路车能否买到票又是一个问题。

方案三:在YY之中碰头(……)


附:武昌到洛阳列车时刻
K316 / K317  武昌 - 洛阳 07:06 - 15:44 空调快速 8小时38分钟 660公里
K238 / K239  武昌 - 洛阳 09:04 - 18:52 空调快速 33小时48分钟 637公里
K756 / K757  武昌 - 洛阳 09:14 - 19:38 空调快速 10小时24分钟 720公里
K226 / K227  武昌 - 洛阳 09:37 - 17:41 空调快速 8小时4分钟 660公里
K241 / K244  武昌 - 洛阳 15:50 - 00:24 空调快速 8小时34分钟 660公里
K621 / K624  武昌 - 洛阳 16:45 - 01:16 空调快速 8小时31分钟 660公里
K896 / K897  武昌 - 洛阳 21:21 - 06:27 空调快速 9小时6分钟 660公里

洛阳Day2:我不知道=v=

FAQ:1、丁丁你哪天自由?2、想去哪些景点?
 

纠结,冬天到底该怎么写|||||

玛丽苏这种东西就是容易陷入什么都想写的怪圈=”=

捧着费舍尔的那三本书,越发不知道该怎么写了。想改成第一人称……这样可以直接把YY变成文而不必谋篇布局= =可是第一人称要求作者是一个出色的“说故事者”,而不是设定者,正面例子是毛姆,反面例子……嘛,加兰,你别撕自己的日记呀~

加兰:那不都是你写的么。

于是说一战前的慕尼黑真是一篇宝地,那里有托马斯•曼,有里尔克,有康定斯基和20世纪初德国美术的巅峰。在文艺的斯瓦宾区的同一条大街上,住着列宁和希特勒。可惜当埃尔文来到此地时,它已经被极右翼的自由军团和癔病的神秘种族主义者占领。他在那里遇见了军国主义的反纳粹者斯宾格勒,以及小斯宾格勒,慕尼黑大学历史系,后来的SD御用文人。在二十世纪慕尼黑上演着独角的双城记,这是一个亚克西的时代,这也是一个草泥马的时代。嗷这太符合我着混搭撞味控了!可是究竟该怎么写|||||||||

继续纠结人称问题ing……

历史就是一种书写,跪

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西方史比中国史厚重呢……大概是因为,书写西方史的人并不像中国的知识分子那样具有同质性吧。我们会说欧洲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国家组成的大陆,与其说这是事实,不如说是意识形态。而相应地,在中国的文化里,东亚大陆东侧总是被描述成大一统的构想。这种思想造成了中国史的延续性与同一性。

于是当西方人第一次认识中国时,就会说这是一个停滞的帝国,或发展到最高阶段而行将死亡的文明。细部的描写会推翻这种见解,然而有趣的是,这些细部描写至今从未成为中国史的书写方式的主流。

它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,西方史更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。噢,可见,爱国心的强烈程度,其实是与国家的大一统构想程度相反的。

随笔二三

现在的气压仍在1000帕以上,湿度85%,为啥我觉得胸闷气短呢= =
 
南蛮又下雨了。刚刚放晴的五天就像泄气的气球一样飞窜得无踪无影,积蓄多时的事情占用了过去几天所有的太阳光照,事情办完后,我精疲力竭地躺在嘈杂的雨声里。记得十几岁时喜欢雨水带来的气息,那时挽起裤管,在大雨里和少年俊友一同漫步而走,那时夏日炎热,雨水是短暂的清凉。十年去后,俊友星散四方,季候变化让亚热带的夏天也染了秋凉,连绵降水铺盖了这座城市,自春初以来淅沥不断,终于变为五月的瓢泼。在阴翳的天气里想往阳光,在料峭的寒冷中想往暑热,人心之不足如此,于是无止境的雨水就成了积郁的源头。
 
想去看海的念头再一次浮上脑际。热带的海,从白绿色泛向蔚蓝,少不更事的麦兜咿呀学语,“椰林树影,水清沙幼”——生长在都市中的人对大自然的想法大略如此,天真而浅薄。我打开气象站的网页,查看未来几天海南的天气,零星雨水再一次让人失望,不符合蓝天白云的构想。由此亦可见,我爱的是想象中的海,而不是琼崖边民的讨海生活,爱的是胸中缺少的旷白辽阔,它被尘世的玻璃幕墙隔断,这座水泥森林般的城市降着热带雨林式的雨,因而想逃离它的人格外欣羡阳光。
 
度假式旅游其实是都市病的病征之一,这让我自嘲于这种感情用事的乌托邦构想,同时也明白了为何看海时我总是希望和恋人一起。动荡不安的海水之于都市人,正如精神恋爱之于尘间万事。面朝大海时我总是会设想另一种较为切实的情形,和所爱之人生活于另一种乌托邦。我们因为主体性过于强烈而无法消弭个人的孤独,但仍然可以设想去建筑另一个世界,建筑于心灵与思想之上,激情与床笫之上。
 
这两种关于乌托邦的思绪在无边界的思维中彼此交感,如果有幸,我想和你一起去看海。
 
 200712110540162.jpg
 
  

永佃田客

HN:
Zigeuner
性別:
非公開
自己紹介:
INTP+主五侧四
混乱中立+Irony
色手座+日天合
猎奇受+痞子攻
伪文艺+真文肓

家长里短

[06/03 無名氏]
[10/31 沁]
[10/27 沁]
[10/26 thrace]
[10/26 thrace]
[10/26 thrace]
[10/26 沁]

翻箱倒櫃

Copyright ©  -- 那是一群流浪的自由茨冈 --  All Rights Reserved

Design by CriCri / material by DragonArtz Desighns / powered by NINJA TOOLS / 忍者ブログ / [PR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