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PR]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冬天虽然不写了可是还是想写恶友mode的故事怎么办= =
我就是个死硬的恶友控,《巴黎高师史》看得好燃,好燃!
应该说是激起了共鸣吧,地狱一样的预科班和散漫无边的大学生活,就像臭小子的LAH和小豚鼠的海德堡大学。出身于此的人终身都不会忘记这段人格成长的经历,它彻入长夜沉思的肌骨,扬于登高骛远的恣意疏狂,是他们的灵魂与肉体。
于是想拿高师作背景来写一段年少往事啊啊啊啊,抓墙。共用一间学习室的基友什么的,那些在青春末期成人前夜的躁动心灵,如何碰撞于他们各自醉心的哲学,或与旗鼓相当的对手的辩论。人物当然不再是埃尔文或海因茨,德国式的深沉与法国式的轻狂之间树着一道篱墙,我想去捏造另外的两个灵魂,比如歪瓜裂枣的外省乡村教师家的儿子,或住在巴黎近郊的大批发商的豆芽菜少爷。我想让他们生活于五十年代的拉丁区,他们所沉醉的是更为抽象的思索,在战后恍如架空历史的法兰西的修道院里,经营着自己内心的乌托邦。但是那些激起心灵震动的东西是相似的,而他们最终,谁也没有逃过时代疯狂的卷噬。
嘛,以上纯属胡说八道,我就是说说而已,别指望成文=v=
臭小子表示要在这里搞=v=
于是爬在HRS网站上,把网页一路向下拖到最贵的那行。花米国佬的钱的官僚真好!臭小子你相当得姑娘喜欢吧!你个花天酒地的钻石王老五=w=(……)
找到了一个叫Die Hirschgasse的酒店,地处僻静的老城边上,河边,对看王座山古堡。
哇你有没有更豪一点啊臭小子!
而且这个酒店的历史,也非常合适……见read more
虽然我觉得它那种奢华的室内装潢会让加兰很不自在,哇哈哈哈哈哈哈
加兰(揪住豚鼠):去住商务酒店就可以了!商务酒店!
(嗯那就Der Europäische Hof - Hotel Europa?海德堡唯一的超五星酒店哦,虽然在俾斯麦广场上,臭小子你不觉得太高调了么=v=)
可是真的要住这里么,那样的话从海德堡到曼海姆深夜飙车的镜头就没有了……
我本来想YY一下臭小子往大众的壳里塞个马萨拉蒂的芯呢……
还有埃尔文用抓把柄(……)的方式把方向盘强抢过来,把加兰踹到副驾驶座的狗血镜头ORZ
勃兰登堡的冬天·番外•Erika
The Mass的普子独其实是多尔衮X顺治= =?
不仅仅是画风,我觉得整个设定都很细腻,值得玩味。
然则我还是要吐槽呀笨蛋哥哥,你那种旁若无人,大摇大摆地管小皇帝叫弟弟的作风,多么像摄政王多尔衮的嚣张和涵盖了控制欲的保护欲……
“大普鲁士的小德意志”什么的最萌了!
可是吉尔你说吧,你怎么把孝庄太后(……)给赶出家门啦=w=?
于是说我觉得摄政王设定非常的贴合史实,亲情与政治因为这样的设定而交融为一体,在现实利益的背后翻涌着的生命的激情,这就是国家拟人化后所展现的人的mental吧!
我陡然就理解了为何普鲁士会对德意志一手包办,却安于成为他的剑而不是僭越为主;为何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默认下被废邦,但是今天的德意志却追溯着普鲁士精神……
嘛,其实这是一场成功的政治交易,小皇帝待摄政王的好直追阿斗待孔明(喂!),你看即使在无条件投降的当时,曼斯坦因什么的摄政王小跟班都能被小皇帝安置好——夫复何求啊吉尔!
所以摄政王也就没有僭越的必要了,所以小皇帝也能够安然信任和纵容摄政王,让他摸着头叫自己弟弟,替自己包办一切。——他们谁也不会且不可能背叛谁,因为他们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来着。
于是冰冷的政治就这样为温情留下了私密空间,普独或独普由是诞生,纵然它在真实的历史上并非必然存在,但如果说它或许曾有,也毫不扯淡。
至于到底是独普还是普独,这也是个不必争的事?反正摄政王大人权倾朝野,纵然一人之下(路德:没错,哥哥是在下面的。)也终归是万人之上(巴伐利亚:我反对!)。我想说的是……人前威风一世,关起门来搞普独还是独普这就不重要了吧=w=+
笨蛋哥哥,既然你无心僭越小皇帝,就在床上趴稳了吧=w=!
其实臭小子才是真正的fashion icon啊捶地板!
我觉得这样比较能让我自己把握人物性格来着(懒惰看)
通常当我给一个角色找到适合他的牌子时,这个角色在我脑子里就丰满了,虽然男人用不着F罩杯(喂!)
反之的话我会不知道他是谁。
于是埃尔文是Etro的粉丝,勒内应该给YSL当模特,安德烈是Dolce&Gabbana的忠实买主,呃你问面包叔叔?德国队不是Streness长期赞助的吗(三次元自重!)。
顺便来温习一下德国男模队,虽然没有莱曼(Click Here)=v=
但是我到现在还找不到适合加兰的衣服!工作服不算!臭小子你给我把SS制服扒掉!捶地板,然而除了这个还真没有他能穿的||||
于是在《冬天》写到大学时期的臭小子时,从来没有半句写到他的衣着的|||||||
我唯一找到点北的,就是他裸着小腿穿白饭鱼(炸)在田径场边的沙地上站着的样子,会很青涩哦=v=
挑吃拣穿的臭小子=皿=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明明他的形象已经很分明了!
于是陡然发现,这种无法归入任何一个现成的风格,却又引人注目的存在,不就是Fashion Icon的原始定义么?!
臭小子原来你才是最有style的那个啊=A=!
脑补以后时尚界真的出现一个Galland Look,然后有万千少男去山寨的场景(揍)。
普爷60问
这人根本不会写读后感
更不用说读书报告了(嗯这是学术自吐槽)。
昨晚把《Blut》整个读了,虽然看着挺麻烦的,但其实我很萌这种严谨精密的设定,有一种看到思维建筑的整体的感觉。作者自创的吸血鬼设定萌!萌点在于设定无懈可击的自圆其说,身为逻辑控我太满足了ORZ。
于是其实我没有什么想写下来的感,我会想诉诸文字的往往是诘难一类的东西,安静表示我对此深以为然(所以我最喜欢的文,通常都是无法用写评的方式勾搭其作者的||||)。
想写在这里的只是一点并不基于文章的杂感,或说,对于我想赘言的这些话,这篇文只是个契机。我只是想说如果我是那对笨蛋兄弟,我会选择让路德去吸大家的血,而不是只吸吉尔一个人啊|||||
嗯这是个情感世界如何构成的问题,这东西是没有是非之分的,任何关于此的阐述都只是辩白。而我辩白的是下述立场,唯一性之于爱情并非必须,也远非其内核。
……于是我觉得这没什么可辩的,这是真相来着||||
可是把它归结为真相并不一定导致所有人会对之趋之若鹜,人类并非理性实体,在我们疏于注意的地方,往往是任性而为。人与人在晓畅的沟通后依然分道扬镳的原因正在于此,困扰着“相随”的其实是脾性,与三观什么的,不相高下的聪颖程度什么的,都没啥关系。
所以在论证了“国家”这个概念的虚构性之后,埃尔文可以轻松出走,但是伊利亚依然会为德意志的土地而留下。这其实是个情感问题,埃尔文对家乡的情感本来就淡漠,他为之倾情的东西不在这里,所以他对于改换国籍这件事没啥感觉ORZ。
“道理”这个词因而有了阴阳脸,在某些人把某个道理当做行为准则时,另一些人只把它当做行为的借口。所以我能够明白如文中的笨蛋兄弟选择同死而不是共生时的心情,但是我自己不会那样做。“唯一性之于爱情并非必须”这句话并不能改变前者的选择,那是基于本能的牵绊,而不是道理;而在认识到这句话之前,我也会不假思索地选择生存而不是爱情。
其实比起那些动荡的情感,我更愿意投身于与这个世界相看两不厌的百年历程,哪怕那些我以各种形式爱过的人都不在了——唔,我觉得这不很关键,我就是这样觉得的||||||